谈如何应用疏散外风药

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21-11-16 17:16

谈如何应用疏散外风药

疏散外风药,简称疏风药或祛风药,即泛指具有辛散祛风作用,用于治疗风寒、风热、风湿、风痹、风疹等外风证的一类药物。如能掌握这类药物的一般性能、转殊效用、配伍规律及应用时的注意项,便可为临床正确运用本类药物打下一定的基础。

一、一般性能

综合具有辛散祛风作用的药物,其一般性能归纳为以下几点:

1.疏风药味多辛,有发散、走窜的特性。

2.风药的药性有温、凉(寒)之别。

3.疏风药多偏燥,尤其是温散之品更为突出。

4.疏风药多升浮,故疏风药多主治病变在上在表的病证。

二、特殊效用

疏散外风药虽皆可用治外风之证,然因其性效有所差别,故主治病证亦不尽相同。

1.温散风邪药。如防风:味辛甘,性微温,入膀胱、肝、脾经。

2.凉散风邪药。如薄荷:味辛性凉,入肺、肝经,其气芳香。

疏散外风药的效用,尚应掌握其他药物效用之特性,以便选择用药。

三、配伍规律

掌握了祛风药的主治与功用,还必须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,明白祛风药在方中的配伍规律。

1.治风寒夹湿表证。证见恶寒发热,头身重痛,舌苔白腻等。

2.治外感风热,症见咳嗽,微热,微渴等。

3.治风热外袭,肺之热毒较重。症见发热、口渴、咽痛等。

4.治风热上攻。症见头晕目眩,偏正头痛等。

5.治风湿表证。证见恶寒微热,头痛头重,一身尽痛等。

6.治风痹。症见肢体关节疼痛,游走不定等。

7.治风疹,湿疹。症见瘙痒无度,疹出色红,抓破流水等。常用防风、苦参等以疏风除湿。

8.治破伤风。症见牙关紧急,口撮唇紧等。常用白附子、天南星和羌活、防风等。前者重在祛风而解痉;后者重在发其汗而祛风。诸药合用,共奏驱风散痉,导邪外出之功,方如玉真散。

9.治风痰阻滞经络。证见口眼歪斜,或面部肌肉跳动等。

四、应用须知

1.风有内外之别,内风宜熄,外风宜疏,二者不能混淆。

2.疏风药有温、凉之别,但温散风邪剂有时亦可佐以凉散之药。

3.风邪外袭,倘若影响气血正常运行,而导致痹阻者,当配用当归、川芎等,通络止痛之品。

4.大抵温散风,邪药多辛燥,辛能耗气,燥易伤阴故不宜久服或用量过重。

总而言之,通晓药性,是施治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,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。


上一篇:生活中的高血压

下一篇:高血压病症

pin
鄂ICP备2021015234号-1 ©(c)2021 修正中医学堂 ALL RIGHT RESERVED. 技术支持:海创网络